“如果一輩子隻能看一部音樂劇,那就選《芝加哥》 。”最近,遇到音乐又在時尚的上海灘,《芝加哥》從五環內的音樂廳火到了街頭巷尾,成為大媽們的廣場舞配樂。有網友偶遇這場雅與俗碰撞融合的麦也表演,拍攝視頻傳到網上,引發熱烈討論。還有來自北京的爱玩硬核大媽也來上傳舞蹈作品進行PK,刷新了人們對廣場舞和音樂劇的認知。
廣場舞跨界,史上最優雅 “反差萌”火出圈
在視頻中,上海大媽們的廣場舞配樂原作《芝加哥》,是美國音樂劇曆史上的裏程碑之作。該劇采用個性十足的场舞爵士樂為配樂,基調活潑性感 。用《芝加哥》的遇到音乐又配樂跳廣場舞,不啻為一種前衛的“行為藝術” 。
在公眾的認知中,音樂劇一直是“少數人的高雅藝術” 。不同於美國百老匯的当广悠久曆史,音樂劇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較晚,且重度依賴上遊內容 。相比美國市場,场舞中國音樂劇市場的年產值不到其五分之一。《芝加哥》的遇到音乐又火爆出圈,可以說顛覆了網友們的刻板印象。
近年來在中國市場,音樂劇無論在內容 、產量還是爱玩消費需求,都逐步呈現大眾化的趨勢。音樂劇消費依靠上下遊合力,以及用戶的口碑效應,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 。
誰先嗅到了大眾喜好在改變?
新年即將來臨,娛樂消費市場活躍。大麥網適時推出超級品牌日活動,讓藝術走近大眾。
活動期間,大麥聯動了聚橙 、七幕人生 、愛樂匯等重點商家,網羅市場上優質的品牌演出項目,結合目標客群的興趣與流行熱點,提供優質的項目整合宣發服務,推動音樂劇消費的熱度。
大麥用生活化的營銷方式,將音樂劇帶入大眾生活 。日前,大麥網官微發起了「生活中的音樂劇情節」趣味視頻征集活動,收到來自北京阿姨的硬核廣場舞、美少女的實力編排舞蹈等一係列優質UGC內容,其中還包括不少音樂劇愛好者發來了趣味音樂劇片段 。
與把音樂劇作為配樂的上海廣場舞大媽相似,這些視頻內容通過跨界融合,產生妙趣橫生的效果 。例如,萌寵博主配音,讓貓咪“唱”音樂劇,年輕人把辦公室日常拍成音樂劇,更有技術流通過剪輯,改編電影片段,加入音樂劇元素進行創作。
這些趣味UGC內容,在網上形成病毒式傳播,讓音樂劇這一藝術形式融入大眾生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生活中的音樂劇情節大賽”。這種跨界營銷,大大激發了普通觀眾對音樂劇的熱情,不少網友還在大麥網評論中留下自己最愛的音樂劇劇單。
戲劇消費向大眾市場下沉
高質量的藝術、娛樂產品,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隨著新消費時代來臨,音樂劇市場將成為一片藍海。
據相關媒體報道,2018年中國音樂劇票房收入達到4.28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92.8%,近五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8.5%。除了市場規模的擴張之外,中國音樂劇觀眾增加了28.9萬人次,總人次達到160.1萬人次 。這些數據表明,音樂劇這一藝術形式已經從五環內的精英消費,逐步走向大眾化。
作為國內最佳觀演決策平台,未來,大麥將持續不斷地推出豐富的精品演藝內容,幫助觀眾高效快捷地觸達優質劇目,推動一個全新的音樂劇消費生態在中國逐漸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