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世界杯,粤媒是国足多少代中國足球人孜孜以求的夢想。但從1957年至今 ,次冲中國隊在11次衝擊世界杯的击世界杯经历比賽中僅有一次獲得成功 。
成功衝進世界杯用了44年
新中國成立後,辛酸中國男足首次參加世預賽是让代人抱1957年。那時 ,憾终剛留學匈牙利回國的粤媒中國隊,與印尼隊互賽兩場,国足首場中國隊客場0比2告負,次冲第二場主場4比3獲勝。击世界杯经历按照規則 ,辛酸雙方在中立地緬甸進行一場附加賽,让代人抱結果以0比0戰平 。憾终最終,粤媒中國隊因少一個進球抱憾出局 。
中國隊第二次出現在世預賽上已是1981年 。當時國足主教練是廣州籍名帥蘇永舜,其麾下群星閃耀,有容誌行、古廣明、沈祥福 、左樹生 、遲尚斌等大將。決賽階段,中國隊與新西蘭 、科威特 、沙特同組 ,取得3勝1平2負的成績 。彼時賽製並不完善 ,當中國隊結束比賽時 ,尚存理論出線希望的新西蘭需在客場淨勝沙特五球,才能在積分和淨勝球數上追平中國隊。結果 ,沙特在主場不多不少剛好輸了五球,讓原本已經放假的中國隊倉促備戰,結果在附加賽中以1比2不敵新西蘭隊 ,與世界杯擦肩而過。
此次失利 ,讓中國隊的世界杯之夢延緩了20年才得以實現 。2000年,“神奇教練”米盧出任中國隊主帥。2001年10月7日 ,沈陽五裏河體育場 ,中國隊以1比0擊敗阿曼隊,提前一輪晉級2002年韓日世界杯賽。經過44年的不懈努力 ,中國足球終於圓夢成功 。
由於韓日是2002年世界杯東道主,加上時任亞足聯副主席張吉龍在抽簽時的“上帝之手” ,中國隊在本屆預選賽可謂占盡了天時地利 。但那時的中國隊門將區楚良認為,“人和”才是中國隊出線的最重要原因。區楚良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我覺得當時十強賽最終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所有人的目標和行動都高度一致。”
區楚良現為國家隊守門員教練,正隨國足在蘇州備戰即將重啟的40強賽,他希望“人和”的成功經驗可以移植到這次比賽中,“我認為的一致包括方方麵麵所有人 ,不隻是球隊內部的球員、教練,也包括媒體、球迷 、領導等各個方麵 ,希望這一次也一樣 。足球就是這樣,方方麵麵都做好了,才能取得成功。”
從“5·19”到“黑色三分鍾”
中國足球曆經44年才實現世界杯夢 ,過程曲折反複,曆盡艱辛。
1981年被新西蘭和沙特“聯手做局”後,中國隊以1984年亞洲杯亞軍的身份 ,再次衝擊世界杯。1985年5月19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中國隊隻要戰平中國香港隊,便可小組出線,晉級亞洲區決賽階段 。但中國隊以1比2失利 ,被淘汰出局。
1989年世預賽,中國隊躋身亞洲區最後階段的六強賽 。第二輪與阿聯酋隊的比賽 ,中國隊先進一球,但在最後三分鍾被對手連進兩球 ,以1比2被逆轉 。最後一輪 ,中國隊隻要戰平卡塔爾,就很可能晉級世界杯 。中國隊在第87分鍾時仍以一球領先,結果再次遭遇“黑色3分鍾” ,以1比2被逆轉,獲得小組第三。兩次遭遇“黑色三分鍾” ,中國隊“隻差一步到羅馬”。
1985年世預賽 ,時任中國隊主教練曾雪麟來自足球之鄉廣東梅州,他當時手下同樣強將雲集 。輸給中國香港隊,成為他一生的遺憾。後來在總結教訓時 ,曾雪麟認為 ,球隊在賽前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據悉,當時賽前準備會上,中國足協的領導給比賽定了調 :雖然打平即可出線,但打平不光彩 ,不僅要贏,還得至少贏兩球。
曾雪麟的說法得到了球員的證實。當時的一位主力國腳告訴羊城晚報記者 ,那時候不僅足協領導天天到隊裏開會 ,輿論也對國足的要求非常高,基本上都認為中國隊肯定能贏,“我記得當時的報紙都說我們至少能贏兩球 。結果,我們上場後確實壓力很大,踢得非常著急,總想著早點進球。我們全場射門幾乎有30次吧(後來技術統計是28次),對手就那麽幾次(6次),但我們卻輸了 ,這個打擊太沉重了 。”
這位前國腳表示 ,後來國足多次在世預賽失利,包括“黑色三分鍾”,球隊壓力太大是前車之鑒,“我後來看新聞 ,幾乎每次重要比賽,足協領導都要開長會,事實證明不僅無效,還事與願違 。”
此次國足備戰40強賽 ,比計劃提前了一周集訓。“其實沒必要這麽緊張,對手的實力有限,我們正常發揮肯定能出線 ,沒必要自己嚇唬自己 。”這位前國腳說道。
需用戰績反擊“亞洲三流”論
中國隊的世預賽曆史 ,在某種程度上是中國國家隊從“亞洲一流”衰退到“亞洲三流”的曆史 。
1992年,國奧隊兵敗吉隆坡,中國足球進入職業化改革大潮 。德國人施拉普納成為中國足球史上第一位外籍主教練,並率隊在當年的亞洲杯上拿到季軍。然而,在1993年的世預賽第一階段,施拉普納帶隊在伊爾比德連續輸給也門和伊拉克 ,小組賽還沒打完就提前出局 。從那時起 ,關於中國隊在亞洲到底是幾流的討論開始冒頭。
施拉普納下課後,本土教練戚務生接任 ,那屆國足名將眾多 。中國隊進入十強賽後,主場設在大連金州,結果首戰2比4被伊朗逆轉 ,最終獲得小組第三,無緣世界杯。著名球迷老榕寫下的《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和響徹體育場的“換李鐵”,成為那屆世預賽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兩件事。賽後,國足“亞洲二流”的論斷在當時占據了上風。
米盧2002年功成身退後,荷蘭人阿裏漢接任 ,率隊衝擊2006年德國世界杯。結果,中國隊因為算錯了淨勝球數,連第一關都沒過 ,國足“三流論”來勢洶洶。
2008年 ,中國隊迎來了滑稽的雙主教練製,杜伊科維奇和福拉多兩位前南斯拉夫教頭在訓練中竟然一人負責半天 ,這種荒唐的做法加劇了國足的滑坡,提前一輪失去出線權,無緣2010南非世界杯。前四輪比賽 ,中國隊隻打進一球,堪稱史上進攻最乏力的國家隊 ,“鋒無力”開始成為國足的代名詞 。而後的2011年世預賽,上演卡馬喬鬧劇 ,國足竟提前兩輪無緣十強賽 ,坐實了“亞洲三流”。上一屆世預賽,雖然世界名帥裏皮差點力挽狂瀾,但國足終究未能再進世界杯,高洪波的那句“中國隊就是亞洲三流”言猶在耳 。
中國隊在亞洲到底算幾流?這個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世預賽確實是一個衡量“幾流論”的很好的標尺。要擺脫外界對國足“亞洲三流”的定位,中國足球需要用實際行動來反擊 ,而即將重啟的40強賽就是一個契機 。
羊城晚報記者 林本劍
免責聲明 :文中圖片 、文字引用至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問題請聯係刪除!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