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广州广告廣州隊在官方商城上架了一款新品 :以球隊大巴車為原型的队周拚裝模型,這是边年八冠王第一次推出該類型的球隊周邊產品 。“大巴車”推出後 ,销售胸前馬上被熱捧 ,额追在銷量和傳播效應上,平J平均都取得了不錯的水平效果 。
【“大巴車”是曾卖這樣出爐的】
“還原度極高,真心推薦。价亿”這是广州广告廖力生在個人社媒中寫的 ,他推薦的队周,正是边年廣州隊推出的拚裝模型大巴車,除了文字推銷 ,销售胸前廖力生 、额追阿蘭、平J平均洛國富還拍了生動有趣的視頻 ,深度參與帶貨推廣。
說到球隊周邊商品,大多數球迷會想到球衣、圍巾和文化衫這類“大路貨” ,如今,廣州隊推出球隊大巴拚裝模型,可以說是別出心裁,市場反應也是相當熱烈 ,公開銷售不到一周,廣州隊官方天貓店的銷量 ,就幾乎追平了2021賽季正品球衣銷量 ,兩者銷售定價完全相同 。
可以預見的是 ,廣州隊拚裝模型大巴 ,已是一件成功的球隊周邊商品。
爆款周邊產品,離不開俱樂部工作人員背後的努力。廣州隊負責人介紹,去年看到曼聯和樂高聯合推出的老特拉福德球場拚裝模型後 ,俱樂部受到了啟發 ,後來在球迷市場調研時,也發現球迷有此消費需求 ,但由於天河體育場的相關版權不在廣州隊手中 ,權衡之後,他們選擇以球隊大巴為藍本,將充滿廣州隊元素的文化符號商品化 。
產品方案方向定好後,今年年初,俱樂部開始推進“大巴車”計劃。首先,他們得先找到產品供應商,俱樂部負責人說:“我們找的第一家供應商,做出來的模型質感不好 ,一看就很山寨,不符合我們的要求 ,找到第二家的時候,樣品效果還不錯” 。但找到供應商並非萬事大吉 ,從模型打板到最終定型 ,俱樂部和供應商前前後後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不斷修改和完善,這個過程,一直維持到產品正式發售前 ,目的就是要保障產品質量 。
產品做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定價了,畢竟,這是事關產品銷量的關鍵因素,經過討論,綜合考慮了商品品質 、物料成本和品牌價值等諸多因素後,廣州隊將“大巴車”價格定為比國際大牌同類產品稍低,“從產品開發角度看 ,一個是質量,一個是成本 ,還有一個是供貨周期。”俱樂部負責人說。
此外,在“大巴車”推銷方式上,廣州隊也進行了創新,邀請廖力生、阿蘭和洛國富拍攝開箱視頻,對此 ,俱樂部負責人表示 :“視頻是我們俱樂部整個團隊一起做的 ,包括前期策劃和腳本 ,比如拍什麽樣的內容,我們選的問題 ,也是專注於產品上,比如說我們會問大巴車裏麵有多少個座位,他經常坐哪個位置,不會用很生硬的方式去推銷。”
【周邊銷售最高時近6000萬】
廣州隊的“大巴車” ,精準找到了球迷需求,這其中少不了摸索。而在球隊周邊產品開發上,雖有合作商但沒有將其外包的廣州隊 ,在這條路上,已走到了第10個年頭 。
2010年,恒大集團入主廣州足球隊,一年後 ,他們重返中超 。回到頂級聯賽舞台後,俱樂部就開始進行球隊周邊產品開發,從一開始隻做球衣和圍巾等基本款,到後來逐漸拓展到文化衫和紀念品,再到近年來的日常生活用品,如今又盯上了“大巴車”這種文創商品 ,廣州隊一直都認為 ,球迷產品是俱樂部文化和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 。
球迷產品銷售,也從2011年隻在天體比賽日擺在大篷車內賣,發展到在天體租下了兩家固定店鋪 ,如今 ,番禺基地也專門開設了店麵 ,線上旗艦店同樣做得有聲有色。
球迷產品的開發和銷售,俱樂部不斷摸索和試錯,俱樂部負責人介紹說 :“我們根據市場需求調整 ,不斷做出新產品 ,然後根據市場反應 ,慢慢淘汰掉一些不太受歡迎的,留下精品。所以,近幾年我們推出的都是比較經典的產品 ,‘大巴車’算一個 ,2017年的時候,我們還推過手表,還有就是以保利尼奧口頭禪‘有沒有信心’做的文化衫 。”該負責人表示,經過前麵一個階段發展,做了很多東西後 ,經過整理,“現在形成了從裝備類為主,紀念品為輔,還有就是剛需生活用品 ,玩具類的布局”。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俱樂部逐漸找到了方法和竅門 ,比如文化衫 ,設計元素就要盡量弱化具有地域元素的隊徽標誌,擴大產品銷售麵 ,除了容易過季的球衣裝備外,其他精品延長供貨周期,一般情況下,產品銷量是奪冠和新球員加盟時最高 ,在此期間,就要加大力度推廣。
經過這麽多年發展 ,廣州隊球迷商品銷售額逐步提升,2011年到2012年時,銷售額隻有幾百萬(人民幣 ,下同) ,2013年拿到亞冠冠軍時 ,迎來爆發式增長,“最高的時候是2018年 ,我們球迷產品銷售收入接近6000萬,事實上 ,2013年以後,我們每年基本能穩定在2000萬到3000萬。”俱樂部負責人透露說 。
【廣州隊已追平J1平均水平】
單從球迷產品銷售收入數據上看,J聯賽球隊的商品開發,在亞洲甚至世界範圍都處於頂尖水平 ,18支J1球隊2019年球迷產品平均收入為4.36億日元,約合2500萬人民幣。廣州隊目前已基本追平J1球隊的平均水平,在關注度最高的年份 ,也超越了多支日本豪門。
廣州隊能在球迷產品銷售上成績斐然,離不開球隊過去10年優異成績帶來的流量紅利,當然,俱樂部在產品開發上花的心思 ,同樣不可缺少 。
從2019年開始,中國足協陸續推出了各種新政,希望中國職業聯賽可以更健康、可持續發展 ,而這,脫不開中超俱樂部收支不平衡這一棘手話題,若想達到這一“境界” ,無外乎就是四個字:開源節流 。
“四大帽”的目的 ,是節流,一些俱樂部進行的股改,同樣如此;而俱樂部在運營上,也要在開源上多動心思 ,無論是商業運作,還是球迷文化建設 ,希望引來更多活水。
眾所周知,一個健康的職業俱樂部,收入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麵 ,轉播費、聯賽分紅、廣告讚助 、球員買賣 、比賽日門票及球迷產品銷售 ,但在中國 ,占比最多的卻是上麵沒有提到的母公司注資。
轉播費和聯賽分紅,俱樂部本身無法決定 ,但在其他方麵,俱樂部通過自身努力,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最近兩年 ,受疫情影響,比賽日門票收入近乎沒有 ,對中超俱樂部是不小的打擊,像廣州隊近年來門票收入基本維持在5000萬上下,2015年更是創下了單年門票收入2.1億的紀錄 ,但現在,這些都沒有了。
廣告讚助上 ,球衣胸前廣告和臂章,幾乎都是俱樂部母公司的自留地 ,畢竟,作為出資方,自身業務也有推廣需求 ,不過 ,俱樂部未來如股改引入多家股東後,像胸前廣告這種曝光度高的優質資源,也將放入市場 ,對於俱樂部來說 ,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2014年和2015年,廣州隊的胸前廣告,曾賣出1億的高價。
廣告讚助 、比賽日門票及球迷產品銷售等幾項收入,在未來球員工資成本逐步降低的背景下,將減輕投資人的負擔 。
足球報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 、文字引用至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問題請聯係刪除!
Tags: